美國高中申請方案|一文看懂美國高中招生申請!
日期:2022-11-21 17:22:17 閱讀量:0 作者:b老師美國高中申請都有哪些方案?想知道這個得知道美國高中招生官是如何招生的?每一位學生的材料一般會由三位不同的老師來審閱,而且三位老師獨立完成審閱并做出評估,為的是保持客觀性,剛開始準備的家長一定要看下招生官錄取規(guī)則。
美國高中招生申請
評分結果分五個級別:
當一位學生的材料經過三位老師的審閱之后,就會被轉移到招生辦主任處,等待最后的評估結果。
評估結果會分為ABCDE五個級別,如果是被評為最后兩個級別,那么這位學生就出局了,不會到下一輪。
有些學校用的是不同的等級標簽,如著名的Philips Exeter Acaemy,他們將所有的申請者分為四個等級:A1,A2,A3和R。
R是Reject的縮寫,表示拒絕。A1是得分最高的一類學生,意味著立刻錄取。R和A1這兩者都沒有什么懸念,錄取決定很輕松,不存在爭議,錄取委員會花更多的時間在A2和A3兩個人群。從收到材料到出評估結果,這其中的步驟,無論在頂尖學校還是普通學校都是類似的,兩種學校之間最大的不同在于評分之后所發(fā)生的事情。
頂尖學校的門檻會很高,申請的人也多,所以他們是從上往下取,也就是說從A等級的學生中開始選人,如果錄取滿了,那就不再考慮B或者C,而普通的學校會從下往上走,從C開始往上都會被錄取。
簡單來講,頂尖學校的錄取是選拔,不管成績有多高,只有比別人更高、更出眾、技壓群雄,你才能獲得錄取,但是對于普通學校來講,只要你達到了他們的標準,就會被錄取,至于你超出標準多少,并不是很重要。
如果你比該校的平均水平高出很多,那么可以考慮去申請獎學金。由于現在中國的留學生人數如同滾雪球般增長,“一般的學?!泵磕甓荚谧兓?,很快就變成“非一般”了,因此僅僅從排名來判斷一所學校的錄取政策,是不可靠、也不科學的。
美國高中錄取的幾大標準和因素:
錄取的因素分硬性和軟性兩大類。硬性的如標準化考試和學校成績單,軟性的包括老師推薦信、面試、文書等等。
1. 學校成績單
不管申請美國高中還是大學,成績單是最重要的。招生官看成績單不僅僅是看各科分數,還會細看學生選課的難易程度,以此來判斷學生學業(yè)的準備程度。
但是美國學校在對待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時,其實并不能在成績單里獲得多少信息,最大的原因是中國的成績單過于簡單。
首先,中國的成績單沒有課程細分類。比如數學課,成績單上并不會分代數和幾何,就是籠統的數學,因此招生官從成績單上無法了解學生到底學了什么數學;
第二,中國的課程都是統一的。學生在同一個市或省都上一樣的課,除了某些重點高中開辦競賽班之外,絕大多數人的課程是一樣的,因此也不存在難易程度之分;
第三,學生提交的成績單普遍都是90分以上,招生官分辨不出分數的質量。因此美國寄宿學校會淡化來自中國大陸的成績單的分量,更加重視其他因素。
如果學生在美國或者其他國家有過短期或長期的學習經歷,那么海外的成績單往往因為可靠性更高,更被招生官認可。
2. SSAT/TOEFL
因為學生來自五湖四海,學校和課程的安排種類繁多,相互之間很難具有客觀的可比性,所以標準化考試的作用就是能夠讓招生官有個基本的對比。
招生官看待SSAT,重點是分析各部分的百分比,而不是具體分數。
對于頂尖的寄宿高中,如Philips Exeter Acaemy來講,學校的平均分為90%。
SSAT的寫作部分并沒有分數,但是招生官特別喜歡閱讀學生的寫作,一篇幾百字的作文要比一堆數字來得更具體、形象,能夠更直觀地判斷孩子的語言能力、性格、思想成熟度等。
對于TOEFL分數,多年前并沒具體要求,不少學?,F已經明文提出100分為基本條件。
有讀者肯定會問,申請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也不過是要求100分,申請高中怎么也如此之高?其實這種高要求是針對韓國學生和中國學生而言的,就是因為這兩個國家申請的人數很多,而且又能考試。
同時要注意,兩個同樣是TOEFL 110分的學生,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必須平衡。招生官更傾向平衡的學生,而不是兩項滿分、另外兩項20分的學生。
3. 錄取面試
面試分兩種:校園面試和視頻面試面試在錄取決定中占有很高的比重,特別是美國學校面對中國學生的時候,面試的重要性會超過成績單甚至是標準化考試。為什么呢?
因為中國成績單本身存在一些先天不足,比如課程安排;還有后天的人為問題,比如可信度。
其次,美國人認為中國學生的標準化考試成績都是高強度培訓出來的結果。招生官已經了解到:有中國學生停學半年到一年,接受考試培訓,因此僅僅看分數不能判斷中國學生的真實能力。
第三:面試是直接的、隨機的,學生不管如何去準備,只要和招生官交談30分鐘之后,“真假李逵”就能夠很容易看得出來。
面試的時候,招生官會從三個方面來觀察學生:語言能力、性格特征和對學校的興趣。
首當其沖的當然是語言能力,國際學生的第一關卡就是英語。通過培訓,學生可以在短期內取得考試高分,但若是無法進行順暢面對面交流,那么考試成績的說服力就會打折扣。
性格特征和對學校的興趣的背后是跟學校的匹配度的問題。學生是否合適群居,是否對新鮮事物存在好奇心,是否能夠獨立完成工作等等,這些問題要通過面試才能找到答案。
有一個容易被很多人忽略的環(huán)節(jié)是家長的面試環(huán)節(jié)。家長還要面試?是的,如果是校園面試,那么除了面試學生,招生官也會安排跟家長單獨見面。目的有幾個方面:
首先,學校從家長那里可以了解到更多關于孩子的信息,比如孩子如何處理同成人的關系,孩子在生活和學習方面有哪些特征,將來需不需要一些特殊的幫助等。
其次,學校希望了解一下每個家庭的教育理念,判斷是否適合學校的教學理念。因為寄宿高中是個大家庭,每個成員都很重要,所以學校希望每個家庭都是健康的、向上的。
寄宿高中的錄取實質上是錄取整個家庭,而不只是學生本人。
因此不僅家長要面試,在申請材料中還有一項是“parent statement”(父母陳述),也有此目的,父母應該給予重視。學校要遠離的是“麻煩”或者是“不匹配”的家庭。
4. 推薦信
推薦信對于中國學生來講是最大的挑戰(zhàn)。中國的老師不習慣寫申請美國中學或者大學的推薦信,主要問題是中美之間的寫作特點不同。
對于美國招生辦來講,中國老師寫出來的都是泛泛而談,千篇一律,沒有個性化,缺乏具體內容。這種情況美國學校是知道的,因此招生官也就不太重視來自中國的推薦信,而更看重其他資料了。
5. 文書
學生和父母的文書要認真對待。招生官閱讀國際學生的文書時,會考慮兩個方面:英語能力和個人特征。
英語能力表現得太好或者太差都會是個問題:太好了,跟學生的考試成績和面試時候的表現若有明顯出入,那么文書的可信度會受質疑;太差了,學校就有足夠的理由拒絕你。
至于個人特征,學校想從你的文書中了解你在課內和課外是什么樣的一個人,從而判斷你是否能夠融入學校社區(qū),并為這個大家庭增添活力和生氣。
不同學校對學生各項要求的苛刻程度存在差異,越是頂級學校,對學生硬件成績背景和閱讀寫作、團隊合作、自律、求知欲等特質愈發(fā)看重。
申請美國高中的復雜程度一點也不比申請美本低??紤]到每位學生的情況有所不同,要一切從實際出發(fā),不能盲從。